中学生用AI写文科作业,该给多少分?

一些老师态度宽容,“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引导”


        随着ChatGPT等模型的快速迭代,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逐渐成为大众广泛关注的焦点。新技术的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可能和挑战,对教育领域来说更是如此。当人们的关注焦点还停留在大学生用AI写论文的利与弊时,“AI+作业”已提前一步进入了中学课堂,一些在“互联网+”时代出生的中学生已经无缝连接到了“AI+”。
        现象
        中学生用上AI“作业帮手”
        曾经,许多中小学生遇到难题就打开手机摄像头“拍照出答案”,但一到考试就“露馅”,不光影响了学生自身的成绩和思考能力,也给教师和家长出了道大难题。对此,教育部曾要求这些软件下线整改,许多软件更新了需要实名认证的“家长模式”,以此来限制学生过度依赖搜题功能。
        然而,搜题用的“摄像头”盖住了,AI平台的“聊天框”却开始逐渐向学生的作业本“渗透”。受访的不少高中生表示,只要会用搜索引擎,就能找到简单好用的AI“作业帮手”。
        值得关注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前学生会在完成理科作业时使用“拍照搜题”,AI与作业相遇后,很多学生似乎找到了“秒出”文科作业答案的神器。
        一些同学向记者透露,文科作业的答案一部分是对固定知识点的“默写”,一部分则是建立在大量材料基础上的分析和思考,而AI在这方面能提供大量文本参考。在北京市读高一的张悦告诉记者,班上有超过一半的同学都会用AI来帮自己写作文。
        有些同学甚至对AI和搜题软件进行了比较。北京另一所中学的学生吴晓觉得,借助AI虽然可以为写作文提供思路,但比起搜题软件,AI在具体题目上生成的回答有时候很“冗长僵硬”,一般都需要进一步修改,加入自己的思考和知识点。“相对来说,我觉得AI用起来比搜题软件更‘温和’一些,毕竟有一个和AI进行交流和亲自完善的过程。”吴晓补充道。来自重庆市的周洋更倾向于用搜题软件来解决理科作业。“理科的选择题、填空题一般都有很多图表和符号,想把它输入给AI就很麻烦,而用拍照搜题软件能直接扫描给出完整的答案和详细解析,节约更多时间。”
        大学生用AI帮助写论文、作图已经很普遍
        对在读博士研究生的文女士来说:“AI涉及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预测模型、自动化任务、智能推荐等多方面的内容。除学习对口专业的模型和算法之外,同学们应用最多的还是日常查资料和写论文列提纲的深度学习预训练语言模型。不只我,多数同学也都在用。”
        文女士说,前些天用了一款AI作图软件,结果并不十分理想。她在朋友圈调侃了这幅作品:“本来让AI是来替大家干活的,结果现在AI都在搞诗和远方。”“一方面,可能和我使用的AI作图软件模型算法和训练数据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我自己语言描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关。感觉这类软件可能更适合画文艺气息的画作,我用它画试验装置图还是差点意思,所以我才在朋友圈分享调侃。”文女士说,“不过,在论文写作中,使用AI工具可以得到一个较好的提纲建议,因为AI的知识面宽阔。但是真正的在论文写作当中,还是要自行思考和打磨组织架构以及创新点之类的,撰写工作还是要靠自己手动完成。”
        作为工科女博士,文女士建议孩子从小接触Python。“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编程语言,如果从小学习的话,会对思维方面有帮助,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素养和创造力等,也能从一些小的编程项目中,给孩子带来信心和成就感。AI确实可以让生活当中很多重复性工作提高效率,也能更加客观全面地给予分析和建议。但终究还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隐私、伦理等问题仍未完全解决,在享受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时,也希望能有更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受访
        AI终究只是工具
        不过在与AI多次互动后,不少学生也意识到AI对自己学习的实际帮助不尽如人意。
        来自河南省的高二学生王珊坦白,自己有段时间“过度依赖AI,缺少了独立思考”。她说:“AI写出来的作文其实很明显,有些内容过于空洞,有些辞藻又过于华丽,完全不是我们这个水平能写出来的。对于写作文来说,自己构思的过程更重要,AI仍然无法完全代替人脑的创作思考。”
        经过最初的好奇之后,现在周洋不会再照搬AI生成的答案,而是从中找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部分作为自己的素材积累。
        关于未来希望AI能如何更好帮助自己学习,吴晓觉得目前AI生成的答案大多是“堆砌出来的知识点”,无法提供详细的解题思路,“有时候我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思考的过程,但这点肯定还是向真正的老师学习更直接”。
        与社会上的焦虑不同,一些教师对学生使用AI持更为宽容的态度。北京市某中学语文教师李彬坦言,自己并不会过度担忧学生使用AI,“这种技术既然已经来了,那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引导”。李彬告诉记者,学生的真实水平在老师眼里一清二楚:“AI确实能帮助学生完成很多东西,但是最终靠的必须是自己,我也会告诉孩子们要掌控自己的人生。”
        专家解读
        人工智能正在引发教育的深刻变革
        在专家看来,AI技术的普及,显著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指出,人工智能能够替代大量重复性的工作,“从而释放了人力去关注更核心、更具创造性的任务”。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也认为,利用ChatGPT、Sora等AI产品生成的图像、视频可以叠加丰富的信息和价值,适当利用在教育领域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
        “人工智能正在引发教育的深刻变革。”潘教峰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介入,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它正在改变我们看待教育的方式,为教育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看来,未来的大语言模型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也有可能出现更加智能化的“AI教师”,甚至缩短义务教育的时长。
        不过,想要AI技术更好地赋能中小学教育,也需要青少年夯实自身的基本功。潘教峰认为,应该注重用科普教育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去探索、发现,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技术。
        另一方面,AI技术的使用,也可能加剧教育的不公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在已经普及AI技术的框架下,如果借助AI来广泛传播信息和资源,确实能够促进教育公平,“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AI技术仍然有门槛,善于使用AI的人跟不善于使用AI的人之间本身存在数字鸿沟,这就会使教育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我们尚不能完全看清AI技术的利与弊,只能看到方向性的趋势。”潘教峰建议,政策制定应当遵循包容和审慎监管的原则,“我们需要持续关注技术的发展,同时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以便在变革到来时能够迅速适应和作出调整”。
        热评
        用AI写作业是不是好学风?
        学生用AI写作业虽然省时省力,但势必削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不利于掌握知识,欺骗自己也欺骗老师。对文科不感兴趣更不是用AI生成作业的理由,这种做法只能造成恶性循环——对文科更不感兴趣,不利于拓展自身的知识面。
        目前AI生成的答案大多只是堆砌出来的知识点,无法提供详细的解题思路,无法展示思考的过程,实际帮助意义不大,也就是说,用AI写不出好作业。作为学生,把AI生成的内容,简单修改后就当成自己的答案,和抄作业有什么本质区别?不过是抄的对象从人变成了程序,抄的方式更加隐蔽、不易被发现罢了。真到了考场上,需要自己手写时,到哪里去复制粘贴?把AI单纯当作偷懒的工具,长期这样做,最基础的学业考试也未必能通过。
        更值得警惕的是过度依赖AI,容易侵蚀学生的思考能力。比如学生看到一个题目,想都不想,把问题直接抛给AI,没有思考和推理的过程,直接拿现成的答案,看似是完成了解答,实际上根本没有动脑子。而且AI生成的答案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果学生把错误的答案当成正确的答案,很可能形成错误的认知,在思维的歧路上越走越偏。一有问题就找AI,何谈创造性思维,以后还怎么学习和工作。
        AI不能变成学生的作弊工具,关键还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用AI。老师在教学和考核实践中,不妨布置更多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优化和创新。这样既能使学生逐渐学会使用AI工具,也能锻炼思维能力,一举两得。
        让AI写出育人答卷,让科技赋能教育发展是一道大题目,需要老师、学生和教育主管部门一同作答。
        综合中国青年报、华商报、北京晚报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9026 邮箱:bandaochenbaoxinmeiti@yeah.net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