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考古发掘迄今楚国最高等级墓葬

武王墩,谁的墩?


        4月1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聚焦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这也是考古发掘的楚国最高等级墓葬。
        何为武王墩墓?
        武王墩墓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2015—2018年,武王墩墓发生盗掘,此后公安机关追回77件被盗文物。经文物专家评定,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6件。盗掘对地下文物安全构成威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武王墩墓抢救性考古发掘正式启动。考古勘探表明:
        武王墩墓地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四周以围壕为界。
        陵园内以武王墩一号墓(主墓)为中心,周围分布有陪葬墓、陪葬坑、祭祀坑等重要遗迹,紧邻主墓西侧,还发现一处长达147米的大型车马坑。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一组组长张闻捷说:这是我们已知的包括已发掘和已探明的楚墓车马坑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随葬的大概率是真车马,应该是楚国最高等级的贵族墓葬。
        随着14米高的封土、15米深的填土清理完毕,一座开口为正方形,边长约50米、墓道长达42米的“甲”字形竖穴土坑大墓显现出来。
        墓圹四壁有台阶逐级内收,台阶表面涂抹青膏泥,形制规整结构严密。
        张闻捷说:武王墩一号墓已知的台阶数量是21级,台阶墓道的数量对于辨别楚墓的等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标准。一般来说,等级越高的贵族,它的台阶墓道数量也越多。
        墓坑中央建有“亚”字形椁室,四周分列8个侧室,椁室中部设有棺室,均由长条形枋木构筑,顶部覆盖多层盖板。
        武王墩墓主系何人?
        结合史书记载,以及其他楚墓研究成果,现在考古专家推测,武王墩的墓主可能是楚国考烈王。
        史书记载,战国末期,公元前241年,楚国国君考烈王将都城迁到今天安徽寿县,古代称寿春,楚国在此历经考烈王、幽王、哀王、负刍四代君王统治,直至被秦国所灭。哀王被负刍所杀,当政仅有两个多月;负刍后被秦军俘虏。历史学者通常认为他们被依制下葬的可能性很小。
        上世纪30年代,安徽寿县的李三孤堆墓,发生多次盗掘,出土了国宝级文物铸客大鼎等青铜重器。大鼎重达400公斤,铸造工艺精湛,鼎体雄伟,犹存大国气象,学术界一般认为,李三孤堆墓为楚幽王墓。
        张闻捷说:李三孤堆的墓口大概只有40多米,比武王墩一号墓每一个边长要少接近十米,整个规模略小一些,所以武王墩墓属于考烈王的可能性相对大一些。但这只是推测,要等器物提取完,根据文字资料推断具体的墓主人。
        淮南武王墩考古发掘时间轴
        ●1981年9月
        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1月
        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考古发掘计划
        ●2020年
        列入“考古中国”课题重点项目
        ●2020年9月
        开始一号墓发掘工作
        ●2023年11月
        完成封土和
        填土发掘
        ●2023年
        12月
        提取椁室上
        铺设的竹席
        ●2024年
        3月7日
        开始拆解提
        取椁盖板
        ●2024年
        3月27日
        完成四层椁盖板全部安全提取,开始椁室内部发掘清理
        考古专家推测,武王墩的墓主可能是楚国考烈王。
        墓里采集到的字、句有何作用?
        武王墩墓内,椁室盖板上有墨书文字,已发现和采集100多句、近千字,标示盖板的位置与各侧室的功能。
        墓内已提取漆木器、青铜器等编号文物超过千件,包含青铜礼器、生活用器、漆木器、乐器、俑等珍贵文物。
        在中国历史上,楚国持续800年,鼎盛时期地跨约今天的11个省份。楚文化瑰丽璀璨,文学上有《楚辞》,礼乐上有曾侯乙编钟所代表的音乐体系。文献记载,历史上楚王陵墓多被焚毁。武王墩墓可能包含着大量的楚国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其考古发掘备受期待。
        图文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九派新闻、安徽日报
        
    ■世相观察
        出租残疾证,假“双赢”,真“双坑”
        □特约评论员孟嘉多   俞佳欣
        残疾证也能出租?一条让人匪夷所思的新闻揭开了一条企业出租残疾证的黑色产业链。一些残疾人劳务公司与企业合作,劳务公司帮企业虚假挂靠残疾证,企业在付出少量的工资支出后,即可减免数额较大的残保金,而对于残疾人来说,相当于只把残疾证“租”出去,就能得到大概400到600元的工资和社保收益。
        这场看似双方“共赢”的交易,实际上却损害了残疾人群体自身和国家的利益。我国为保障残疾人就业,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其中《残疾人就业条例》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达不到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保障金。一些大型企业每年需要缴纳的残保金高达百万,在利益的驱使下,企业与残疾人劳务企业合作,开始通过“租证”的方式,躲避高额的残保金。
        我国设置残疾人保证金的初衷是为了通过硬性规定的方式,倒逼企业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保障残障人士的就业机会。如今一些企业的做法不但违背了制度的初衷,同时也为其他的残障人士带来了困扰。即使少部分残障人士能够通过租证获取一定的酬劳,但长此以往下去只会挤压残疾人就业空间,让很多残疾人失去了本可能得到的工作机会,使得残疾人群体面临更残酷的就业市场环境。
        此外,残疾人的就业率是政府判断残疾人群体补助的重要因素。残疾人证挂靠现象频发,可能会影响政府相关部门对于残疾人就业率的判断,被虚假的“繁荣”就业现象蒙蔽,进而影响到相关决策的制定。这种黑色产业链的存在也会让真正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无法获得应有的支持和资源。而被“租出”的残疾证可能会被用于不正当的目的,如洗钱或其他非法活动,从而给持证人带来潜在的违法风险。
        企业方面,为了“某小利”从事的违法租证行为,一旦被发现不但需要补交残保金,如果涉嫌偷税漏税,可能还会面临牢狱之灾,这样看似一场“双赢”的合作,实际就是一场高风险低回报的“豪赌”。
        挂靠证书的现象并非个例,早在2017年《工人日报》就曾报道过“挂证”乱象,涉及会计、建筑以及医药等多个领域,各个证书明码标价,其中通过率低的资格证书挂靠费甚至超过一些职业的年均工资水平。2017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职业资格改革组名义印发《关于集中治理职业资格证书挂靠行为的通知》,重点部署打击住建、环评、药品流通、专利代理、消防等领域职业资格证书挂靠问题。
        2018年11月,七部门联合开展了专项整治工程建设领域“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深入调查、社保对比等手段打击了多个“挂证”企业,目前各行业内职业资格证的挂靠现象已然减少。然而,相较于普通的职业资格证,“残疾人证租赁”的黑色产业链更不易被发掘,大部分企业都会为“租证”的残疾人缴纳社保,以往的社保对比方法难以发现其中的问题。
        针对此类现象应该从多方面出发治理。首先,应该向残疾人士以及各劳务公司进行普法教育,因为部分残疾人士并不知道“租证”属于违法行为,会损害国家和自身利益,对于企业来说,也应该知晓如果涉及逃税,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其次,残疾证挂靠暴露出的是残疾人士工作需求和现实就业之间的矛盾,残联等相关部门需要深入一线,切身了解残疾人目前的就业和生活现状,针对性地解决残疾人士面对的现实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培养残疾人士的技能优势,不仅满足了企业用工需要,也为残疾人自身提供了长久的生活保障,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挂证”问题也能得以解决。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9026 邮箱:bandaochenbaoxinmeiti@yeah.net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